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(以下简称“南沙野外站”)是我国最南端、离岸最远的野外观测站。南沙野外站以美济礁为核心,“一站多点”辐射南沙群岛海域,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战略布局,发挥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作用,获取典型区域珊瑚礁生态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,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。

南沙群岛距离全球“珊瑚礁三角区”(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之间呈三角形的水域,面积600万km2,全球75%的珊瑚礁物种都生活在这一区域)约180km,处于“珊瑚礁三角区”辐射带,是“珊瑚礁三角区”珊瑚种类向西和向北扩散的必经之地,其珊瑚种类、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。南沙群岛海域珊瑚礁分布面积占我国珊瑚礁分布面积的62.5%;拥有南海最高的生物多样性,是南海最重要的物种资源库,南海其他区域造礁石珊瑚种类均来源于此。南沙野外站在该区域开展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生态系统演变、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等研究具有典型性,将有力支撑国家应对全球变化、海洋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。